進入21世紀后,虛擬機技術進入相對成熟階段,由于虛擬機的“笨重”,開發者們開始追求一種更加輕便的虛擬化技術。
2014年谷歌將Kubernetes作為Borg技術的開源版本發布,其目的是在多個集群和設備上運行數千個作業和應用。從那時起,Kubernetes技術得到了廣泛傳播。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曾在2020年中預計稱,到2024年Kubernetes市場規模將達到9.4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4%。
盡管IT領導者廣泛認為Kubernetes是一項重要的技術,但部署Kubernetes仍然存在問題。而問題的癥結顯然就是我們自己。
Veritas研究表明,73%的中國企業認為勒索軟件攻擊在Kubernetes環境中是一種風險。然而直到目前為止,企業在擴展數據保護解決方案方面的進程仍舊非常落后。
紅帽OpenShift平臺Plus添加了紅帽OpenShift容器存儲,構建了一個全功能、完整的混合云平臺,以滿足云原生計算的需求
這兩年知乎開始使用 Rancher 管理 Kubernetes 集群,集群規模逐步達到近萬節點。本文將介紹 Rancher 如何針對大規模集群進行性能調優,最終訪問速度提升 75%,達到頁面訪問體驗可用的狀態。
如今,不少企業都努力在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或CI/CD(持續集成/持續交付)管道的起點位置引入安全性要素。而在這一轉變當中,容器化與編排功能的介入將大大提升安全性與合規性。
VMware Tanzu推出之后,vSphere集成了Kubernetes,這樣vSphere同樣也可以原生地提供對K8s的支持,從此用戶不用再糾結該面向容器為主場景還是以虛擬機為主要應用場景來搭建基礎架構。
數據存儲巨頭NetApp今天宣布推出一項新服務NetApp Astra,全面實現Kubernetes應用的可移植性愿景。
為什么要使用企業級Kubernetes平臺?其實答案非常簡單——企業在擴展容器并在不同云服務間往來移動時,能夠獲得良好的可移植性、安全性、穩定性并節約時間。
數據存儲廠商NetApp今天在NetApp Insight線上大會期間表示,將發布一系列新服務以簡化和優化面向數據軟件應用的多云管理,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向遠程辦公模式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