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的時代中一再被告知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會破壞人類的工作。與此同時,大部分西方世界卻面對極低的生產力水平而努力掙扎。
對于消費者來講,AI仍是一個非常非常新的領域。誰能告訴我,AI手機與智能手機到底有何區別?——問題摘自圍觀了很多場“AI手機”發布會的網友;诖,我們注意到了榮耀V10,它是近期比較熱門的“AI手機”,同時也是本文的主角,話題只圍繞“AI”展開...
企業要實現持續性的業務創新,需要一個強大、靈活、高效、智能的IT架構的支持。對此,IBM Cloud 云平臺集成了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能夠加速企業實現云上智能。
在歷經數十年的研究實驗之后,人工智能(AI)現已迎來其黃金時代。如果當今市場上所有能夠產生大量數據(大數據)的經濟行業需要繼續保持目前的發展態勢,那么其將必須接受技術革新,而這些行業具體包括金融、通信、能源、醫療、移動或制造業等。
原油價格在2008年達到了創紀錄的高點,每桶原油的價格沖到了150美元以上,刺激了投資者的淘金熱,這些投資者一直在投資這個前景無限的行業,依靠價格的起起落落獲利。
分析公司451 Research在上周發布的"Voice of the Enterprise Digital Pulse"調查中,挖掘出一些關于企業如何接受新興技術的信息。
對于人工智能的粉絲和采用者來說,2017年是令人興奮的一年。進入2018年,我們想看看未來將要發生什么。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們剛剛開始這個旅程,今后一年會有很大的成功以及巨大的失敗。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是許多企業的流行語,但很少有人能夠發揮這些技術的全部潛力不過,2018年可能是很多企業開始更多戰略實施并開始意識到人工智能的一年。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7,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周圍談論大數據的聲音越來越小。一個佐證是在2017年底舉辦的"北向論壇"上,現場參會人員投票預測了2018年的熱詞,在21個候選詞中,去年還入選的"大數據"本次沒能進入前十,得票只有寥寥數票。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正在越來越多地承擔IT服務臺、網絡安全和其他IT的任務,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給工作(即使在IT行業)帶來長期影響的密切關注。
年會聚焦軟件支撐智能經濟和實體產業發展,就軟件如何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等方面,各路專家大咖觀點聚匯、前瞻思想交叉激蕩,創新成果將影響未來產業發展走勢。
人工智能模型首次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閱讀測試中超越人類,該閱讀測試被用于衡量神經網絡認知能力。
英特爾表示,該公司同法拉利的合作將推動人工智能(AI)的到來,“從根本上”改變體育轉播內容的創作和發行。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球大大小小數百萬個公司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網絡攻擊。數萬個漏洞利用、近十萬個惡意軟件變種、上千個僵尸網絡以及數百個0Day漏洞,讓全球網絡安全形勢再次告急。
2018年將成為網絡領域的多事之秋。像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這樣的軟件定義技術正在形成,能夠為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巨大機會,并獲得良好的經常性收入,同時在更具有粘性的客戶中獲得更多銷售量。
零售人工智能初創公司Rubikloud Technologies今天宣布,在新一輪的融資中獲得37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