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會舉行期間,英特爾軟件和服務業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馮曉焰接受了至頂網的采訪,馮曉焰現在帶領一個開發團隊聚焦開源技術創新。他表示,現在云計算市場快速發展,特別是開源云計算,英特爾積極參與開源生態建設,推動行業生態發展。
開放的力量,正在引導企業走向智慧的未來。然而企業對于開源系統的應用,還難免存在著多種顧慮。開源技術的在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前景?開源產品是否會得到專業技術廠商的鼎力支持?在政府和行業中對開源產業的發展又是如何進行看待的?
在近日舉行的OpenStack Summit Berlin 2018上,OpenStack基金會在宣布一系列的OpenStack的成績單的同時,也宣布了下一個十年的雄偉計劃——Open Infrastructure。
微軟今天表示正在與容器軟件公司Docker合作,開發一個新的“云原生應用包”,并希望這個軟件包成為打包和運行分布式應用的事實上的規范。該軟件包兼容從微軟Azure云和Docker Engine到開源平臺(如Kubernetes和OpenStack)的所有內容。
SUSE首席技術官Thomas Di Giacomo說,之所以SUSE取得了比較好的市場成績,這得益于SUSE在產品線方面的布局。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SUSE不斷創新產品組合,比如說OpenStack加上存儲或者Linux加K8S之類的。
到底什么是開放式組織?在多年的企業運營中,紅帽是如何讓自己的企業文化與商業模式相匹配的?在數字化轉型時代,企業怎樣塑造自己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業務的增長?本期企業開源智庫將圍繞這些話題進行探討。
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趨勢不可阻擋,云計算技術基礎匱乏讓企業舉步維艱。如何借助開源技術助力企業數字化發展?在上海舉行的KubeCon+CloudNativeCon China 2018大會上,云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負責人 Dan Khon給出了答案:
10月6日,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在華與開發者代表進行了會面,傾聽他們在云計算、人工智能、開源生態、區塊鏈以及開發的包容性方面的真知灼見,并進行深入交流。
Facebook開源了人工智能軟件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幫助開發者在其軟件應用中構建“強化學習模型”。
今年4月份,SUSE中國與偉仕佳杰簽訂經銷商協議,共同發展中國市場業務。在過去6個月,SUSE和偉仕佳杰共同在中國多個城市展開路演與合作伙伴日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日,Cloud Foundry基金會在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8)期間宣布,華為云成為Cloud Foundry基礎設施供應商之一。這是繼華為成為Cloud Foundry亞洲唯一商業認證供應商之后在開源生態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日前的Inspur World 2018大會上,浪潮云董事長袁誼生表示,浪潮云希望能通過IPO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引入互聯網思維和文化,成為新型互聯網企業上市的典范。同時,他透露,浪潮云接下來的發展目標是2022年前進入全球云服務市場前5。
MayaData與IBM合作,為IBM Cloud Private用戶提供OpenEBS存儲,滿足那些需要容器化存儲解決方案的用戶需求。
通過軟件平臺層面完整的產品和服務,紅帽如今已經將純粹的開源體系生意做到30 億美元年營業額的量級,實現了連續16年(64個季度)的營收增長。紅帽亞太區總經理Dirk-Peter表示,這樣的成功主要來自于兩大法門,一是創新,二是商業模式。
如今,Linux仍然處于開源軟件開發的核心。因為所有的應用和計算都需要一個操作系統作為基礎。隨著Linux逐漸成為主流而且能夠免費獲得,提供給所有開發人員使用,它已成為技術普及的中心。因此,Linux正在推動目前企業IT的創新。
在紅帽產品與技術總裁Paul Cormier新撰寫三部曲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我們強調了容器就是Linux。本篇探討開源產品與開源項目之間的爭論。